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生活百科
  • 辟謠|吃飯時喝水真的影響消化嗎?
    辟謠|吃飯時喝水真的影響消化嗎?
    • 在飲食方式中,有一些觀點提倡“干濕分離”,也就是吃飯、喝水這兩件事要分開。有的人認為,邊吃飯邊喝水會影響消化;還有些人覺得,先喝水再吃飯既有助控制血糖,又利于減肥。這些說法真的靠譜嗎?《生命時報》邀請專家為你一一解答。受訪專家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 張海英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 李園園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 周春凌吃飯應不應該“干濕分
    • 2025-02-10
  • ?
  • 辟謠|喝茶可以解酒?關于茶的6大流言
    辟謠|喝茶可以解酒?關于茶的6大流言
    • 茶是起源于中國的健康飲品,深受大家喜愛。不過,網(wǎng)上關于茶的傳說也很多,一些資深的茶愛好者甚至都深信不疑。下面,我們整理了6條有關茶的常見流言,并一一進行解析,一起來看看你被哪幾條誤導過。1.夏天喝綠茶、冬天喝紅茶,喝錯了會傷身體?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jù),是典型的“偽科學命題”,長久以來誤導了很多人。無論紅茶、綠茶還是烏龍茶、白茶、黑茶等其
    • 云無心 2025-02-09
  • ?
  • 辟謠|別再把肉泡水里解凍了!來看正確方法
    辟謠|別再把肉泡水里解凍了!來看正確方法
    • 你家冰箱里是不是冷凍了很多肉?吃之前通常會怎么解凍呢?很多人,尤其是家里的爸媽習慣把肉提前泡在水里解凍,有的泡溫水,有的泡涼水,有的用水沖。說真的,別再把肉泡在水里解凍了,這種做法真的不可??!為什么不建議把肉泡在水里解凍?跟把肉類放在室溫下慢慢解凍相比,把肉放進水里泡,或者用水沖,操作不僅簡單,解凍速度也快得多。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把
    • 2025-02-07
  • ?
  • 健康問答|老年人冬季開窗通風有何講究?
    • 2025-02-01
  • ?
  • 辟謠|這類保鮮膜使用不當,或有毒有害!如何挑選?
    辟謠|這類保鮮膜使用不當,或有毒有害!如何挑選?
    •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保鮮膜封裝食物,從而減少空氣中氧氣與食物接觸,延緩食物的氧化和腐敗過程,保持食物的濕度和新鮮度。然而,保鮮膜如果用得不對,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很多危害。例如,不是所有保鮮膜都可以加熱,有些保鮮膜加熱可能會產(chǎn)生有毒有害物質(zhì),甚至會產(chǎn)生致癌物。保鮮膜該怎么選?一起了解。保鮮膜的種類有哪些?保鮮膜看似都是軟的、透明的,但它們
    • 2025-02-01
  • ?
  • 健康問答|如何科學合理地減肥?
  • ?
  • 辟謠|“干噎酸奶”更有營養(yǎng)能減肥?
    辟謠|“干噎酸奶”更有營養(yǎng)能減肥?
    • 最近,一股“干噎酸奶”風潮席卷社交平臺和電商平臺。很多網(wǎng)友表示,這種質(zhì)地濃稠甚至接近固體的酸奶,營養(yǎng)價值高,有利于減肥。更有網(wǎng)友傳授自制“干噎酸奶”的方法。但另一方面,有媒體報道有人食用“干噎酸奶”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那么,“干噎酸奶”到底能吃嗎?乳業(yè)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光明乳業(yè)研究院發(fā)酵乳研發(fā)中心工程師何睿作出分析和解答。圖片
    • 任翀 2025-01-27
  • ?
  • 聞蘋果香氣睡得好?專家:芳香療法有助睡眠
    聞蘋果香氣睡得好?專家:芳香療法有助睡眠
    • “晚上睡不著就在床頭放個蘋果,蘋果香味里所含的醇類物質(zhì)能讓人心情平靜,改善睡眠質(zhì)量。”“建議都伴著蘋果香入睡,我的睡眠好了很多”……近日,多個社交平臺關于“蘋果香氣緩解入睡困難”的帖子引發(fā)大量網(wǎng)友參與討論,更有多位失眠癥患者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留言咨詢蘋果的香味是否真的有助睡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蘋果皮中含有一種名為‘芳樟醇’的物質(zhì)
    • 李千愛 2025-01-26
  • ?
  • 健康問答|怎樣避免老年人因聽力衰退陷入交流“孤島”?
  • ?
  • 不吃早餐真的會導致膽結(jié)石嗎?真相來了!
    • 2025-01-23
  • ?
  • 辟謠|無中生有、AI造假……警惕涉突發(fā)事件謠言五大套路
  • ?
  • 健康問答|得了痛風,怎么辦?
    健康問答|得了痛風,怎么辦?
    •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由尿酸代謝異常所致。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在正常情況下,尿酸會通過腎臟排出。當體內(nèi)尿酸過多,形成結(jié)晶并沉積在關節(jié)處時,就會引發(fā)炎癥,導致痛風。一、痛風患者有這些癥狀1.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通常在夜間或者清晨發(fā)作,表現(xiàn)為劇烈的關節(jié)疼痛,受影響的關節(jié)會發(fā)紅、腫脹、溫熱,常見于大腳趾、腳踝和膝關節(jié)。2.慢性期表現(xiàn),長
    • 杜戎 袁旭靜 2025-01-13
  • ?
  • 食養(yǎng)是良醫(yī)|水果清洗 不同分類選道具
    食養(yǎng)是良醫(yī)|水果清洗 不同分類選道具
    • 食養(yǎng)是良醫(yī)|水果清洗 不同分類選道具百靈號發(fā)布內(nèi)容2024-12-31本文為百靈號發(fā)布的內(nèi)容。簡介洗水果到底是用食鹽還是淀粉?還是用小蘇打?這期視頻教會你。
    • 一顆大萌叔 2025-01-10
  • ?
  • 辟謠|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凍一下就會清醒?
    辟謠|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凍一下就會清醒?
    • 這種做法完全不對,還會帶來額外的風險。一氧化碳中毒的本質(zhì),是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結(jié)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導致血液攜氧能力嚴重下降,使人體組織缺氧。而用冷水或冰凍刺激患者,不僅無法打破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jié)合,還會延誤救治時間,并可能導致失溫,使病情更加復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根據(j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衛(wèi)生應急處置技術方案 》和《急性一氧化
    • 2025-01-10
  • ?
  • 辟謠|吃飯快是好習慣,可以節(jié)省時間來工作學習?
    辟謠|吃飯快是好習慣,可以節(jié)省時間來工作學習?
    • 這種說法并不正確。吃飯過快可能帶來健康問題,細嚼慢咽才是科學的進食方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一方面,快速吃飯使大腦來不及發(fā)送“吃飽了”的信號,容易導致過量進食,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另一方面,吃飯過快與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相關,用餐時間短于5分鐘的人,代謝功能障礙性脂肪肝風險更高。同時,吃得快也容易導致血脂異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養(yǎng)
    • 2025-01-09
  • ?
  • 傷筋動骨100天有沒有科學依據(jù)?喝骨頭湯有助于康復嗎?
  • ?
  • 健康問答|食用臘八粥有何講究?
  • ?
  • 專家科普人偏肺病毒 冬春這樣守護呼吸道健康
  • ?
  • 健康問答|關于兒童貧血,你需要知道哪些事?
  • ?
  • 2024,全民健身“新”意滿滿
    2024,全民健身“新”意滿滿
    •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創(chuàng)新辦賽模式的全國性群眾體育賽事、深入景區(qū)商圈的健身活動舞臺、效果立竿見影的冰雪經(jīng)濟發(fā)展政策……2024年,我國全民健身事業(yè)迎來了一系列新政策、新探索、新模式,群眾體育鍛煉更便捷,健身選擇更豐富,成就感、幸福感更強烈,體育的多元功能價值更充分顯現(xiàn)。全民健身普惠全民,在為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的同時,也更加深入
    • 王春燕、吳俊寬 2024-12-31
  • ?
 «上一頁   1   2   …   11   12   13   14   15   …   70   71   下一頁»   共1420條/71頁 
?
按分類瀏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